现年33岁,参加过两届奥运会,并举办了22场职业拳击比赛的迈克尔·康兰对拳击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。尽管他仍未摘得世界拳王金腰带,但他仍在考虑是否延续自己的职业拳击生涯。
我们回溯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,迈克尔·康兰竖中指的照片刷遍全球,标志着他与奥运拳击场地的告别;在职业赛场上,他先后被利·伍德和路易斯·洛佩兹击倒,并在输给乔丹·吉尔后选择了一年的休息。今年四月,他重新出战进行了一场八回合小规模比赛,而九月五日,他将在都柏林3Arena体育中心迎战英格兰选手杰克·贝特森——这是他首次在家乡这个场馆进行职业比赛,门票早已售罄。
迈克尔·康兰的商业价值仍然可观,大型比赛愿意邀请他作为偶像。然而,他深知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。
“在拳击领域,最顶尖的选手可能永远无法受到公众关注,只因缺乏展示自己的机会。”他感慨道,“一切都取决于机遇。如果你善于推销自己,并站在聚光灯下,就有机会登上竞技舞台;相反,如果你只顾苦练而不擅长言辞或挑衅对手,那么获得机会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。如今,这项运动几乎变成了类似WWE的表演,谁能言善辩,谁就有机会上场,这显然是不公平的。”
展开全文这番感慨源自他的亲身经历。里约奥运会的裁判争议只是个开始,职业圈里的暗流更加涌动。迈克尔·康兰坦言:“我对拳击的热爱已经消退。这项运动不会回报你的感情。你清楚它会带来的伤害,所以不要太投入,否则晚年将欠下一生的债。我喜欢训练,喜欢周围的伙计,也喜欢拳击给我的生活;但真正要上场比赛时,必须警醒自己:不能打得太久,因为失败可能会影响一生。”
如今,迈克尔·康兰兼职拳击经纪人,致力于为年轻拳击手找到发展之路。而这份工作却让他备感兴奋。
“你必须始终提醒自己,善良者实属稀有。”他补充道,“当然,善良之人并非绝迹,但心怀不轨者却更为普遍,这无疑是拳击界的一大缺憾。”